由于微信限制了第三方应用的跳转,请使用以下方法。

1. 点击右上角的

2.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从估值133亿到边缘化,OpenSea转型后还能扬帆起航吗?

转载
6 小时前
4806

文章转载来源: 比推BitPush

作为NFT交易的“代名词”,OpenSea曾在2021年凭借不错的用户体验和强大的网络效应,成为加密市场中最受关注的平台之一,然而随着Blur、Magic Eden等竞争对手的崛起,OpenSea市场份额持续下滑。现如今在NFT赛道整体降温的背景下,OpenSea启动了一系列转型动作,试图从“单一NFT交易平台”进化为“链上多资产交易入口”。

从NFT交易所到链上资产平台

OpenSea的转型可以追溯到今年年初。

2025年2月,OpenSea首次宣布即将发行平台原生代币SEA,并同步推出交互任务系统Voyages,用户可通过完成链上任务获得积分,以此作为未来空投资格。这一举措被认为是向Blur“交易即挖矿”模型的回应,意图重新吸引流失的交易者。

5月下旬,OpenSea宣布新版OS2平台正式脱离Beta阶段,支持包括以太坊、Solana、Polygon在内的19条主流公链的代币交易。

新的交易系统整合了NFT与加密代币,强调“可组合性”和“链上原生”,并进一步提升移动端体验。

7月8日,OpenSea再下一城,宣布收购Web3钱包项目Rally。Rally主打移动端自托管钱包,融合社交功能与多资产支持。此次收购中,Rally联合创始人Chris Maddern将出任OpenSea CTO,另一位创始人Christine Hall则担任Chief of Staff,直接进入核心管理团队。

OpenSea方面称,收购Rally将加快其“移动优先”战略,并通过原生钱包系统降低用户入门门槛,增强平台的链上交易闭环能力。

NFT市场持续低迷,OpenSea“失血”严重

尽管转型节奏紧凑,OpenSea的基本面仍未见起色。

根据The Block数据,截至2025年6月,OpenSea月度NFT交易额已降至约1.2亿美元,远低于其2022年初峰值时的40亿美元以上。

相比之下,Blur凭借流动性激励与原生代币BLUR,长期主导高频交易者市场,Magic Eden则在Solana生态内稳居头部。

更关键的是,OpenSea虽然推出了Voyages任务系统,但并未带动明显的用户回流。大量用户对“任务积分+空投预期”模式已表现出审美疲劳,社区热度未见回暖,链上交互活跃度提升有限。

截至目前,SEA代币尚未公布具体上线时间、分发机制或经济模型,透明度有限,导致市场信心不足。

品牌错位与用户迁移:更难解决的问题

除了流动性问题,OpenSea还面临着更深层次的品牌与用户结构难题。

NFT收藏者与DeFi交易者存在显著差异。前者更注重艺术性、稀缺性和收藏价值,偏好低频交易;而后者则强调流动性、深度与效率,交易频率高,对用户体验与技术响应要求更严苛。

OpenSea此前以艺术品市场定位见长,未能及时在交易体验和专业化产品上形成竞争优势。此次转型若未能快速建立面向DeFi用户的品牌认知,或将面临“做了产品却没人用”的困境。

此外,钱包市场早已有MetaMask、Rainbow等强势品牌占据主导。Rally虽然在社交和移动端有所创新,但其用户基数与产品成熟度仍有限。OpenSea能否在短期内凭借这项收购构建出具备规模效应的钱包产品,仍有待观察。

转型或已是最后机会

OpenSea的这场转型,是自救,也是豪赌。

它正试图通过三大战略重塑竞争力:构建OS2生态闭环打通NFT与DeFi的界限,推出SEA代币激活流动性,以及通过Rally合作拓展移动端市场。

这些选择在战略方向上是合理的。但在执行节奏、社区动员和产品落地方面,OpenSea并没有明显领先优势。SEA代币何时落地、是否具备明确激励模型,将成为未来几个月的关键变量。若空投迟迟未能落地,平台用户活跃度继续下行,OpenSea可能面临真正的边缘化风险。要知道,在加密世界,几个月就是一个时代,OpenSea的转型窗口期,可能确实不多了。

64x64

「智链未来——Web3与AI新纪元」即将在深圳盛大启幕

App打开
64x64

解读以太坊Fusaka升级:12个EIP背后的扩容进化论

App打开
64x64

RWA研究院技術安全委員會成立:並行區塊鏈技術發明人史興國任主任,夯實產業技術底座

App打开
更 火 的 区 块 链 资 讯
分享自火讯财经-长按识别快讯真伪
长按图片转发给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