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微信限制了第三方应用的跳转,请使用以下方法。
1. 点击右上角的
2.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文章转载来源: ABC Alpha
作者:ABC Alpha研究员 CG|一剑 Cyrus_g3
或许因为我们在Crypto行业呆的太久,很多时候我们思考问题都是Crypto本位。
所谓Crypto本位就是,无论什么事,都会先问,这对于Crypot有啥好处呢?Crypto需要这些吗?能炒吗?
比如,股票代币化这个事,从Crypto本位来讲,好像确实没啥用,一个每日波动只有1-3%的股票代币,哪有每日波动300%的Meme来的刺激呀,而且,股票代币很鸡肋呀,在股市里炒和在币圈炒有啥区别呢?叙事一点不性感啊。这个股票代币来币圈就是争夺流动性呀,没啥用啊。所以,Crypto根本不需要股票代币这种东西。这就是典型的Crypto本位思维。
但是,股票代币化这个事,可能得放弃Crypto本位,我们得尝试反向思考一下:
或许不是Crypto需要股票,而是股票需要Crypto呢?
为什么?
试想一下:
如果你是一个即将IPO的拟上市公司CEO,你现在面对两个市场:
一个市场是每日交易7-8个小时,周末节假日休市,地域限制严格(如仅限欧美投资者)。
而另一个是7*24h永不停歇的市场,且全球任意联网的用户都可以参与你的股票交易。
你会选择在哪一个市场上市?
再试想一下:如果,你的股票代币不仅可以用于交易,还可以非常丝滑方便地在借贷协议里进行抵押借出USDT来?如果你是一个分红股,那就更香了,你的股票代币还会像stETH那样被更多链上协议组合,进而被打包成基准收益产品、本息分离产品以及各类Yield产品?这些产品都将牢牢锁定你的股票流动性,而且让你的股票更有用,更有炒作空间。
那么,你又会做如何选择呢?
我想,单单7*24h+全球无国界交易市场这一点,对于深谙交易之道的上市公司老板们,就已经足够吸引人了。很明显,第二种市场,就是股票被代币化后,以Crypto的形式进入链上市场。
所以,Crypto市场可能不一定需要股票,但是,股票可能很需要Crypto,尤其2025年以后的股票公司更需要Crypto。因为,你不搞7*24+无国界交易,意外着你将失去大量交易时间、大量用户、以及大量可组合玩法,近一步,你将失去巨大的流动性和市场。久而久之,拥有更多交易时间和更多交易用户的链上股票将拥有更多流动性,从而最终拥有定价权。
这就是股票代币化正在对传统股票市场正在形成的冲击。
这时,肯定会有很多人要说:股票代币化都折腾这么多年了,之前一直没有啥起色,为什么现在突然就行了呢?该不会又是炒冷饭吧?
确实,自2017年以来,一直都有大量探索股票代币化的项目,比如STO发行平台Polymath,股票代币交易所tZERO,甚至FTX的股票代币实验等等,但是,他们都失败了。其中最明显的一个原因是合规政策的限制,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推动时机和推动者的身份。
之前的股票代币化推动者(2024年之前),更多是当时还未成主流的Crypto原生力量。在比特币ETF正式通过之前,在传统机构涌入Crypto之前,在美国加密友好政策推出之前,Crypto仍是一个非主流的且以散户为主的小市场。
但是,自2024年以来,Crypto市场逐渐变成由政府牵头、政策开道、机构主导。ETF通过了,贝莱德等传统巨头进来了,美国政府主导的加密友好政策一个接一个,天时和地利都变了,接下来就看是哪些人下场来推动了。
那么,这次股票代币化的推动者和之前又有哪些不一样呢?
来,我们来看两组目前正在大力推动股票代币化的部分机构清单:
第一组:Robinhood、Coinbase、Kraken
第二组:BlackRock、Goldman Sachs、JP Morgan
第一组比较好理解,Robinhood作为新型的面向散户的股票经纪人平台,本来就在分流纳斯达克、纽交所、Euronext(欧洲最大的股票交易所)等传统股票市场的用户,Robinhood大力推动股票代币化,则是延续原有的战略,以股票代币化继续蚕食传统股票交易市场份额。而Coinbase、Kraken等Crypto交易所,则是在Crypto之外,以股票代币化拓展传统股票市场。
第一组清单里的机构,都是传统股票市场摆在明面上的竞争对手,但是,他们对于纳斯达克、纽交所、Euronext等传统股票交易市场来说,规模依然非常非常小,甚至还构不成威胁。
但是,第二组清单就不简单了。
我们来看下,BlackRock(贝莱德)是全球最大的资管巨大,管理超过11.5万亿美金资产;JP Morgan(JP摩根)管理3.5万亿美金资产,Goldman Sachs(高盛)管理2万亿美金资产,三家合计掌握超过17万亿美金资产,17万亿是什么概念呢,全球TOP10的股票市值总和约20万亿,三家管理的资产规模接近其85%。
他们手握重金(巨大流动性)是纳斯达克、纽交所等传统股票市场的最大机构用户,其中,仅BlackRock管理的ETF就占美国ETF市场总规模的35%。
不仅如此,他们还是最大的投行和股票经纪商。
可以这样说,这些资管巨头,手里不仅有钱(掌握流动性),还有一堆准上市公司的股票发行权以及一大堆机构交易用户,他们手里唯一没有的是:股票交易市场。(虽然BlackRock也是纽交所的股东,但毕竟不是自己家的)。
大家都知道,资产交易市场是流动性中心,是金融市场最肥的一块肉(主要是净利润率贼高),绝对的食物链顶端。
在传统金融市场,这些资管巨头、投行即使再有钱有势,也是没有机会拿下股票交易市场这块肥肉,但是,现在区块链出现了,Crypto出现了,一个新型的7*24h+无国界的全球交易市场出现了,且自2024年以来,美国政策开始对这个市场一路绿灯,那么,这些巨头会放弃这个弯道超车的机会吗?
当然不会。
股票代币化是这些资管巨头把传统股票资产向链上转移的第一步,为此,他们还将构建专属的区块链(JP摩根正在构建专属链Quorum,但是,最后大概率还是得回归以太坊、Solana等主流区块链),推出一系列的基于股票的链上金融理财产品,构建链上流动性市场,乃至自建股票代币交易所。
如果说Robinhood、Coinbase、Kraken等交易所搞股票代币化是直接跟传统股票市场抢饭吃,那么,BlackRock、Goldman Sachs、JP Morgan这些资管巨头、顶级投行、顶级经纪商则是直接把流动性、股票发行方、甚至交易用户直接带走,然后在链上另起炉灶了,可以说这对传统股票市场是一种渐进式的釜底抽薪。
在巨大的利益面前,只要政策不阻挠,就没有什么可以阻挡巨头们的脚步。
这就是BlackRock、Goldman Sachs、JP Morgan等巨头们纷纷下场推动股票代币化的真正原因。虽然,现在还只是刚刚起步,但是,这一切一旦真正开始就会朝着不可逆的方向的发展。
所以,这次的股票代币化浪潮和之前有哪些不一样呢?
时机变了(机构进场了)、地利变了(政策支持了)、推动的人也变了(和股票市场能抢肉的巨头们亲自下场了)。
所以,这次的股票代币化浪潮和以前确实不一样。
那么,链上股票真的比传统股票更香吗?
或者说,链上金融真的比传统金融更具优势吗?
链上当然更香,也更具优势。
除了上面我们反复提到的7*24h+无国界全球交易市场,链上金融还有一个非常重要优势,链上比链下更节省成本,效率也更高,且造就了最大化的资本效率。
要知道,传统金融市场,最大的运营成本就是记账和结算清算成本。仅记账,就有给监管机构看的账,给税收机构看的账,给内部管理看的账,给用户看的账。据统计,纳斯达克和纽交所每年的记账成本投入约占运营成本的15%-20%,约3-4亿美金/年。
而结算清算则需要给DTCC等中介机构支付费用,据估算,纳斯达克和纽交所每年的结算和清算成本投入约占运营成本的20%-45%,约4-6亿美金/年。且美股中介机构的结算时间为T+2,还无法做到T+0实时结算,可以说是成本高、效率低。
而股票代币化后,一切都太简单了,所有账本完全在链上公开可信,无论对外的账,还是对内的账,一切都在链上,且记账成本近乎为0,且可信度贼高;结算清算也都是实时在链上进行,且用户支付Gas即可。记账成本、结算清算成本和结算时间都大大降低,这就是Crppto技术带来的降本增效。
链上金融,除了降本增效,除了7*24h+全球无国界的交易环境,还带来了一个资本效率最大化的金融市场。
由于链上金融彻底打破了传统金融市场的交易时间(时间)、地域准入(空间)、结算效率(速度)的限制,因此,彻底在时间、空间、速度三个维度释放了资本能量。
我们做一个粗略的估算模型:假设之前的交易时间平均是8h,现在是24h,时间维度*3;地域准入从局部市场换成链上的无国界市场,我们大致按扩大3倍计算,空间维度*3,结算效率从之前的T+2,换成现在的T+0,我们大致按提高3倍计算,速度*3。那么,链上金融的资本效率大致是传统金融的3*3*3=27倍。
加上链上金融又具备极度灵活的可组合性,各类互相嵌套的链上金融协议可以近一步释放资本的效能。
所以,面对这样一个既能降本增效又能资本效率最大化的链上金融市场,传统巨头们当然纷纷下场了。也难怪BlackRock(贝莱德) CEO Larry Fink亲自说,“未来的股票与债券,都将在单一通用账本(Blockchain)上运行。”
而推动股票代币化只是第一步,要实现完全的链上金融市场,需要一场完整的彻底的新金融运动,我们暂且称之为“超时空资产运动”。
何为“超时空资产运动”?
因为,链上金融在时间、空间、速度三个维度完全超越了传统金融,链上正在构建一个面向全球用户、永不停歇的、超越时空的平行金融宇宙。
所以,我们把链下资产到链上的过程,称为超越时空的资产运动,简称”超时空资产运动“。
而股票代币化是这个运动的其中一环。这个运动还包括法币稳定币、债券代币化以及大量另类资产比如人们的注意力(meme及类meme)等等。限于篇幅,我们就不一一赘述在2025年年初,我曾撰文大致描述过Trump上台后,各类型资产上链的过程和规模,可以点击阅读:https://x.com/Cyrus_G3/status/1881245034361815154
当然,这场超时空资产运动目前还面临一系列挑战:
比如,目前的股票代币更像是链上股票衍生品,还缺乏投票权和分红权等权益;当前的股票代币流动性相对传统股票市场还非常低;关于股票代币化的法律法规还正在完善等等,这些都是这场运动正在面临的一些挑战。
当然,有挑战就有机遇。
比如,Swarm Markets的s-Tokens,通过了ISIN编码获得传统金融系统认可,这些可以让未来的股票代币拥有更加完整的股票对等权益;而Dinari的dShares获得了美国转让代理牌照,这些可以让股票代币拥有直接传统股票交易所的流动性。这些都是非常有价值的探索。
而随着BlackRock、Goldman Sachs、JP Morgan等巨头带着优质资产和流动性甚至机构用户的不断涌入和推动,相信这些问题都将逐一解决。
每次科技革命,都是降本增效的革命。构建在区块链上的链上金融,在降本增效方面是完全碾压链下金融的存在。这一优势和趋势一旦确立,利益相关者自然会不遗余力地推动。
总之,这场超时空资产运动已经开始,而2025只是第一年。
最后,我们回归一下Crypto本位。
这一波超时空资产运动对于Crypto从业者有哪些机会呢?有哪些代币是值得关注的呢?
首先,超时空资产运动需要一个被大规模采用的去中心化资产发行和交易环境,也就是支持智能合约功能的主流公链。那么,放眼整个Crypto领域,现在能担此重任的只有以太坊和Solana。以太坊链上金融基础设施更全,资产沉淀规模更大。而Solana作为高性能链上金融的代表,也捕获了大量用户和资金。虽然,也有一些新公链跃跃欲试,但是,从共识强度和被采用的规模上来说,目前只有,$ETH 和 $SOL是最值得关注的。
然后,就是已有的一些头部链上金融协议,比如,最大的链上借贷协议AAVE,最大的本息分离协议Pendle,最大的链上合约协议Hyperliquid,这些协议现在可以支持主流Crypto资产,未来就可以支持股票代币,试想一下,你可以在AAVE上通过质押特斯拉股票代币借出USDT;还可以在Pendle上把分红股票代币进行本息分离;并在Hyperliquid上开英伟达的50倍多/空单。
如果是创业,做专门支持股票代币的链上金融协议或许是一个机会,比如,专门针对股票代币的链上合约协议、借贷协议等基础设施等等。
那么,山寨币还有未来吗?
我几乎可以肯定的说,没有成为链上金融基础设施或者核心组件的山寨币,都将在超时空资产运动迎来黎明的时刻正式进入无边黑夜。
最后,比特币会怎样?
比特币,一直是凌驾于这套系统之上的存在,比特币的逻辑一直没变,它是链上金融世界的价值之锚,是数字黄金,是链上世界唯一的货币。
全球各国不断印发的法定货币,不断膨胀的M2规模,是比特币上涨的最大动能。
如果M2规模没有上限,那么,比特币价格就没有上限。
最后问一下自己:
这场轰轰烈烈的超时空资产运动,你将如何参与其中?
来源:ABC Alpha
发布人:暖色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火讯财经立场。火讯财经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如文章涉及侵权, 请及时致函告之,本站将第⼀时间删除⽂章。邮箱:84003434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