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Merlin创始人Jeff:BTCFi困于收益率,RWA将是比特币生态下个引爆点

转载
7 小时前
5906
Odaily星球日报

文章转载来源: Odaily星球日报

原创 | Odaily星球日报

作者|Golem

这几天比特币突破了12万美元创下新高,但比特币价格越是上涨就越显得蜷缩在角落里的比特币生态沉寂。“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虽然比特币生态逐渐在大众视线中消失,但依然有人在坚守坚守,BTCFi先行者Merlin就是其中之一。

在比特币持续新高、山寨行情回暖之际,Odaily星球日报有幸与Merlin创始人Jeff进行了一场对话。在对话中,Jeff阐述了Merlin在BTCFi和AI Agent产品方面的细节并披露了后续计划,同时宣布将于8月初在比特币生态中上线RWA项目。

此外,Jeff也首次分享了从创立Merlin至今,从“聚光灯下”到“舞台角落”自己内心的思考与感悟。为清晰呈现,Odaily星球日报将采访问答精简概括如下,enjoy~

Merlin如何“重塑BTC”

Odaily:Merlin是最早开始探索BTCFi的比特币L2之一,但2024年初无论从技术、生态还是社区认知上BTCFi都不成熟,因此Merlin当时也饱受争议,例如质疑Merlin搞TVL数据盘、安全托管技术存在问题、模仿以太坊L2等。但如今看来这些也都为后来的BTCFi协议提供了宝贵的经验。那么当时,为什么Merlin愿意先于市场探索BTCFi呢?请分享一下当时做出这一决策时的思考。

Jeff:我觉得主要还是市场契机,当时我们做Merlin的时候,也是铭文和符文最火的时候,整个市场的需求是旺盛的。一方面表现在市场热衷于在比特币主网上发行资产;另一方面就表现在对于比特币本身,当时的投资者不仅想持有比特币,还希望它能有生息的属性。

所以我们就基于这样的市场需求开始探索BTCFi,只是说Merlin当时整体的声量和势能比较大,所以关注度和争议肯定也就比较多。

但今天我们回过头看,其实不管是Babylon还是Solv,或者各种各样的BTCFi产品,跟Merlin当时的产品设计思路是一样的。比如从技术上,当时大家一直希望能在比特币主网上通过BitVM或者op-cat实现确权,但实际上它的技术进展并没有我们想象中的那么快。所以不管是Babylon还是Solv,它们现在用的技术方案还是我们当年那套,并且这套技术方案经过实践验证也是非常务实和安全的。

Odaily:那么BTCFi经历了一年多的发展,你认为当前市场的格局是怎样的?

Jeff:我觉得如今BTCFi在产品形态和技术上已经比较稳定了,无论是新老项目,各家用的方案其实是类同的。但我觉得BTCFi现在面临的最大的一个瓶颈是收益率,包括收益率能否变得更高、整体的BTC容量能否变得更大等。

对于那些持有100个甚至1000个以上BTC的holder来说,以现在的链上活跃度来看,这么大的容量是无法产生长期有效的收益来源的,现在BTCFi的产品收益率相比于一年前也都低了很多。所以大家现在更多在探索的是BTCFi生息的来源和扩大容量。

Odaily:在BTCFi发展的早期,多数项目都通过空投吸引用户,但现在大多数项目都已TGE,那么在没有空投激励之后,提高质押收益率是否就是你认为的留住用户的最佳途径?

Jeff:空投只能是一个催化剂,它并不是一个健康的、长期的模式,毕竟没有项目能够一直通过发币来刺激用户质押。所以空投结束后,用户流失是很正常的,但我觉得这并不是一个坏事,因为对于一个长期持有BTC的用户来说,质押生息的这个需求肯定是长期存在的,我们更多服务的是他们。

只要为这些用户提供长期稳定的收益来源,以及使用的技术方案能够使用户放心,他们就会愿意留下来继续将BTC放在这里理财。

Odaily:6月24日Merlin上线的原生比特币质押产品很受市场欢迎,首期50BTC的份额在27分钟内被完全认购。那么,Merlin的比特币质押收益主要来源于哪些途径?

Jeff:第一个来源是多链流动性提供。比如近期Merlin和Sui的合作,Merlin作为流动性提供方,通过Sui上的流动性池中组建LP获取收益,包括官方补贴收益和链上活动产生的手续费收益等。

第二个来源是类似于交易套利。主要是将BTC作为抵押物获得不同代币,不同的代币之间就会具有一定的套利机会。

第三个来源是为一些新项目提供AVS服务。一些新项目底层需要BTC资产为它们做验证服务,作为回报他们会分配一些空投给我们。

另外作为用户,如果持有MBTC,那么可以自己选择在不同的链和DeFi协议中获取收益。但我们上线的比特币质押,相当于是开了一个金库,帮助投资者去做一些比较稳健和安全的理财,虽然收益率可能没有用户自己做套利这么高,但好处是省心安全。

Odaily:目前市场上有许多建立比特币储备的上市公司,你认为他们未来有可能参与BTCFi吗?

Jeff:我个人认为这些以比特币作为储备的公司未来是一定会参与到BTCFi中,因为当他们的BTC储备达到一个量级后是一定要考虑如何生息的。但是他们参与BTCFi的方法,肯定不会是直接放到链上理财,而是会用自己的方式参与BTCFi,比如引入更多的托管机构参与,然后铸造封装版BTC在市场上流通,获得一个长期稳定的收益等。

但Merlin更关注的是散户如何参与到BTCFi中,主要包含3个方面,hold、earn和invest。hold和earn很好理解,invest的意思是Merlin使用链抽象技术和AI帮助用户使用比特币做投资。

这个产品我们从今年1月份就上线了,例如TRUMP发行的时候,其实有很多投资者使用Merlin链上的BTC购买TRUMP,而且是在TRUMP市值只有几亿美元的时候,主要得益于Merlin链抽象的技术,使整个交易不到1秒钟就完成了。等TRUMP上涨后再卖掉换回BTC,相当于一圈下来,投资者的比特币变多了。

所以我们在考虑的是给散户提供更多这样的机会。散户为了抓住各种链上机会,也许会在很多钱包里分散持有各种山寨币,比如SOL、ETH和BNB等。但这也产生了两个问题,一是这些资产在很多情况下是跑不赢BTC的,散户的本金首先就无法跑赢市场;二是各个链的风险机会是随机发生或间断性的,这对于散户而言非常麻烦,无论是安全还是操作上。

那么,Merlin给用户的方案是只需要钱包里有BTC,就可以到各个链上参与这些投机机会。比如可以直接使用BTC在Sui或BSC上购买Meme,并且将这些资产卖后还能以BTC的方式回到用户的钱包。这样散户就不用去持有更多其他代币,最终赚取的还是BTC。

Odaily:此前 Merlin 官宣了与 wBTC DAO 的战略合作,但是Merlin也有自己的封装版BTC,MBTC 与 wBTC 的互补性体现在哪些方面? 是否会有具体的流动性共享计划?

Jeff:wBTC是市场最早一批也是共识较强的封装版BTC,有上百亿美元的流动性分布在各个链上,MBTC作为一个刚刚诞生一年的早期资产,我们也希望它能够扩展到更多链和协议。

Merlin现在作为wBTC DAO 九个成员之一,一方面我们可以向他们学习监管和安全方面的经验;另一方面,MBTC和wBTC未来会同时存在于更多链上,两个代币会做到近乎1:1的互换,给用户提供更低的磨损,同时打开不同的DeFi应用场景,使用户无论是在MBTC活跃的DeFi场景还是在wBTC活跃的场景中都能更好的做交易、套利和生息。

比特币Holder的加密交易入口:Merlin Wizard

Odaily:除了比特币质押外,Merlin另一个重要产品是AI助手 Merlin Wizard,并且近期发布了 0.3 版本,它的核心功能与解决的痛点是什么?

Jeff:Wizard目前主要有两个功能。第一个是交易决策辅助,我们目前掌握了四条主流链(以太坊、Solana、Base和BSC)的所有链上数据,以及CMC上前几百市值项目的链下数据。有了这些数据之后,AI就可以帮助用户解答一些疑虑或完成一些交易决策。

第二个功能是交易执行。因为对于现在的新用户而言,学会如何用好四五种不同链的钱包和各个链上的DeFi协议,学习门槛和成本都蛮高的。Wizard就能帮助用户直接完成一些交易,比如说在某个价格购买TRUMP,然后再以什么价格卖掉,或者规定花多少钱直接参与BSC上的打新和IDO等等。

这些操作都可以通过一个AI完成,但前提是需要获得用户授权。所以最终的签名控制权依然在用户手中,但中间的所有过程都由AI帮助人来解决,不需要用户再去做一些复杂的这种学习和看一些手把手教程。

同时大概会在8月初的时候,我们会直接推出Wizard 1.0版本,用户到时可以直接与这个AI Agent对话,然后使用BTC去完成各种交易,比现版本的体验更好。

Odaily:那么Merlin Wizard背后使用的是什么样的大模型呢?维护成本有多高?

Jeff:其实现在大部分Agent背后使用的都是混合大模型,比如偏语言类的我们会用到Claude,偏数据类的可能会用到ChatGPT。维护成本方面还好,因为其实Cyrpto本身用户并不多,如果保持日活几千的话,一个月的成本大概在几百到几千美元之间,这些成本Merlin链本身的收入都是可以覆盖的。

Odaily:币圈AI Agent这股热潮已经有点消退了,为什么作为一个BTC生态项目,Merlin还会继续选择在这个板块发力呢?

Jeff:其实大家都能看到的一个比较近的未来是AI帮助用户完成各种复杂操作。因为加密行业发展到现在,链、协议、钱包和资产琳琅满目,会常常给用户一种信息过载的压力。因此,对于一些新的05后甚至10后而言,了解这些“历史”太复杂了,很多新人甚至不太了解和使用Metamask。

所以我觉得这种趋势发展下去,未来加密的交易入口一定会演化成AI agent的方式。例如大家打开浏览器或者手机,不再需要打开Metamask或OKX钱包,而是有一个AI Agent以全职助理的方式帮助用户去完成各种交易。

无论这个目标最后被谁实现,我觉得这个行业都会因此迎来更多的新增用户。

Odaily:未来 Merlin 是否有更多面向个人投资者,应用性更强的产品计划?

Jeff:我们预计在八月初会有一个新项目上线,将RWA引入BTC生态,具体是将现实中的一些资产,如收藏品、动漫、IP代币化,然后实现链上转移、交易、抽奖等等。

这个计划与Merlin的核心目标是一致的,就是让BTC具有更多的效用。同时也能满足投资者既想持有BTC跑赢市场,又想参与投机追求高风险高回报的需求,给投资者提供这些“投机途径”也是我们长期努力的方向。

Merlin是被生态社区推着向前走

Odaily:那么接下来我们聊点关于Merlin本身的话题,随着比特币生态整体势微,现在Merlin的热度和被关注度相比去年已大大减弱,对你和团队来说是否会有落差感产生?

Jeff:客观上来讲,落差感肯定是有的,但从周期的角度来看,这个也是无法避免的。去年与我们同期的比特币生态项目可能有100多个,但如今80%都不在了。所以我觉得在Crypto这个行业里“如何穿越周期”是一个很重要的命题。

一个典范是Solana,在FTX出事后它也面临“墙倒众人推”的局面,但最终Solana还是依靠自身的性能和生态建设重新火了起来。

所以对于一个项目来说,聚光灯被移走不是最大的问题。最难的是当在市场热度不在你这边的时候,还能坚持找到正确的方向。

Odaily:那团队都经历了哪些艰难时刻?在两种截然不同的时期,团队氛围和做事风格等有什么差异?

Jeff:首先收入肯定是缩减了很多,但是团队还是比较稳定的,我们团队共有30多人,基本上也没有谁离开。

况且我们的团队Web2基因其实更多一些,所以大家对于这种“寂寞”的时间还是比较习惯的。反倒在市场比较火热的时候,大家会有些“过载”。

Odaily:此前Merlin的代币MERL上线了Binance Alpha时是否有“上贡”,因为上币空投会带来抛压,那么当时选择上线Alpha的原因是什么?

Jeff:如果“上贡”的意思给币安平台用户空投,那肯定是有的,但如果是指给币安,那肯定是没有的。当时空投确实是产生了大概三四百万美元的代币抛压,但我们消化的还是比较好,上线了币安Alpha后,MERL的跌幅很小。

上线币安Alpha的原因是我们希望能进入更多的交易市场,将比特币生态带到更大的圈子里,被更多的人看到和讨论。包括7月初MERL在美国两大合规交易所之一的Kraken上线,也是这个目的。

为了上线Kraken,我们团队花了大概六个月以上的时间准备相关合规材料,其中也没有“上贡”这一说,最多是进行一些交易活动。其实愿意去耗这个时间的项目方并不多,但我们认为是有必要的,这些经历也为未来在Coinbase上线提供了一些帮助。

Odaily:但不管是币安Alpha还是AI Agent,这些都是币圈某一时间段的热点,此前2024年末Meme大火时,Merlin也尝试与BTC.Fun一起建设Meme生态。可以看出Merlin的市场热点反应能力很强,但这是不是Merlin为了市场热度盲目“追热点”的行为,以及这样做真的能帮助BTC生态实现大规模采用吗?

Jeff:我觉得其实很难有人能在热点爆了时立马就抓住,因为产品是有开发周期的。比如BTC.Fun的域名注册时间其实是非常早的,大概是在2024年2-3月份的时候,但这个产品本身开发时间较长,所以出来的时候刚好赶到了各个链都在做pump的时候。

另外,Merlin不是单纯某个赛道的应用,而是一个公链,那么毫不避讳的说,作为一个公链,我们就必须要抓市场热点。Pump.fun火的时候,不管是以太坊、BSC、Base还是Tron,所有人都在做pump也是这个道理。

Merlin作为一个公链,更主要的任务是扶持开发者。那当一个概念或产品火的时候,自然有开发者愿意去做类似的事情,但我们总不能因为它与我们的观念不符就拦着开发者。因此我认为做生态和做应用是不一样的,公链很多时候是被整个生态的社区用户推着往前走的。

但我还是认为没有人能靠抓热点最终成功,从来都没有。例如铭文火的时候,最终能跑出来的团队都是在铭文生态最凄凉的时候坚持了很久的项目。从去年底到现在,AI已被绝大部分Web3用户嗤之以鼻,觉得这个赛道已经火过了,但Merlin还在坚持。

所以抓什么东西并不重要,关键是能否坚持,并且能传递给用户真正关心的东西。BTCFi这个概念也是Merlin第一个提出来的,但最终这个市场火起来,其实是在我们提出来大概一年后了。

每天都有想要放弃的瞬间

Odaily:比特币近期突破 12 万美元大关创下新高,你如何看待这一轮周期的比特币走势,牛市是否会持续?会对比特币生态带来更多关注吗?

Jeff:我还是很看好接下来的市场行情的,因为现在我们处于一个机构牛市中。对于比特币生态来说,大家都有一种乐观的预期,即比特币涨了后,板块轮动会让比特币生态获得更多的关注,我觉得这个逻辑是合理的。但是最终市场选择的是什么,是BTCFi,还是铭文符文,还是RWA,我觉得这个就很难预料了。

Odaily:自从创建Merlin后压力最大的是哪个时期?是什么支撑Merlin坚持下来的?

Jeff:我觉得压力一直都比较平均,但Merlin上币的时候肯定是压力最大的时期。因为毕竟当时我们给了用户20%的空投,所以面对空投抛压以及市场对于价格的预期等等,那个时候压力是挺大的。

坚持到现在的原因首先还是对比特币生态的信念,相信这是一个长期的赛道。另外我们建设比特币生态也不是一朝一夕了,其实如今你会发现已经没有什么比特币生态新项目能做起来了,从0到1的建设难度加大了。所以我们认为既然Merlin已经建立了一定的门槛和壁垒,同时又坚信这个赛道长期有价值,于是就坚持了下来。

但说实话,我每天都会有片刻“要不放弃了”的想法,但是当看到整个行业在复苏,想到项目再次回到大家的视野中,能再次做的更好时,我们还是和所有比特币生态的坚定builder一样选择走了下来。

Odaily:无论如何,Merlin 都是一个穿越周期 BTC Layer2 项目,在整个建设周期里,你最想分享的感悟有哪些?

Jeff:我个人最大的感悟就是这个周期做项目是地狱级难度。这个周期面临的所有挑战,其实已经远超前几个周期的挑战了。

可能多数开发者现在更加愿意去做一些短线的投资投机项目,虽然比特币并不在乎这些,但这对于Web3整个生态而言并不是一个好事。

我还是希望有更多的builder和用户能真正加入进来一起建设Web3。